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解决方案   工程案例   联系我们
【视频光端机】
【数据光端机】
1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2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4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8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16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32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64路视频多路数据光端机
【音频光端机】
1路视频多路数据多路音频光端机
2路视频多路数据多路音频光端机
4路视频多路数据多路音频光端机
8路视频多路数据多路音频光端机
16路视频多路数据多路音频光端机
【以太网光端机】
2路视频以太网光端机
4路视频数据音频以太网光端机
8路视频数据音频以太网电话开关量光端机
4路双向视频双向数据双向音频以太网电话光端机
【视频会议光端机】
1路双向视频多路双向音频光端机
2路双向视频多路双向音频光端机
4路双向视频多路双向音频光端机
【报警IO开关量光端机】
【爱峰/来邦对讲光端机】
【总线级联视频光端机】
【VGA光端机】
【室内外光缆】
室外架空光缆
室外直埋光缆
室内软光缆
光纤接续器材
光纤收发器
  您的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摘要
                        关键词 波分复用(WDM) 喇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一、引言
 在过去几年中,WDM技术使得光纤丰富的带宽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然而,2.5Gbit/s或10Gbit/s的WDM信号经过400-600km传输后,还需要进行电再生中继。整个系统结构复杂,成本昂贵。如何在实现全光传输的前提下,降低传输成本,延长传输距离,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超长距传输环境下,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如采用喇曼放大器。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波形管理、功率管理、色散管理,以及信号编码采用RZ编码和超强FEC等技术。信号在无电中继传输的距离达到3000km,在实验室甚至达到了10000km。鉴于国内外WDM技术发展迅速,1.6Tbit/s与800Gbit/s的WDM设备已经有商用化产品,并在干线网络上有实际应用。为了给研制和运营部门提供技术依据,在以往WDM标准基础上,制定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Tbit/s部分与800Gbit/s部分》。

二、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标准介绍
 我国于1997年在省际干线引入第一条WDM系统(Lucent公司的8*2.5Gbit/s系统),从此揭开了WDM系统在中国大规模应用的序幕,WDM技术系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也正式开始。1999年,我国第一个针对WDM技术的标准--《光波分复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120--1999)正式发布,标准中对8*2.5Gbit/sWDM系统及16*2.5Gbit/sWDM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2000年,发布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32*2.5Tbit/s部分》(YD/T1060--2000)。2000年对于中国WDM技术发展和应用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从1997-1999年间,基于2.5Tbit/sSDH系统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运营商开始全面转向SDH10Gbit/s与WDM320Gbit/s系统,基于10Gbit/sWDM系统开始成为传输系统的主流。从2000年开始,对基于单波长为10Gbit/s的WDM系统的标准制定开始迅速展开。当时,正逢中国电信对10Gbit/sSDH和320Gbit/sWDM的选择测试。经过对实际设备及系统的测试,以及与各运营商和国内外厂家单位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制定出了《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Tbit/s部分与800Gbit/s部分》(YD/T1143-2001)。
 《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Tbit/s部分与800Gbit/s部分》是为了适应超长距WDM系统的应用而制定的,该标准规定了1.6Tbit/s和800Gbit/s的WDM系统技术要求。
1.标准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给出的具体参数针对160路与80路的点到点线性WDM系统,承载信号为SDH STM-64系统或10Gbit/s以太网信号,即1.6Tbit/s和800Gbit/s的WDM系统。规定的参数包括波长区划分、波分复用器件的要求、光接口参数、波长转换器(OTU)的要求、OADM要求及网管要求等。光放大器和主光通道的参数适用于单方向使用增益范围为192.1-196.1THz和186.95-190.90THz的光放大器,波长间隔最小为50GHz。该标准适用于2000km以内的长途传输。对于不采用喇曼放大器,采用非NRZ调制方式达到1000-2000km距离传输的系统不在标准范围之内。此外,该标准对于WDM系统应用的新技术、向前纠错(带内和带外)的功能、喇曼放大器的应用、梳状滤波器及色散补偿技术都作了相应的规范。
2.1.6Tbit/s和800Gbit/sWDM系统波长分布
 1.6Tbit/s的WDM系统在C波段的基础上,启用新的波长区段--L波段,C+L波段共160个波长,波段内的波长间隔为50GHz。C波段的波长分布范围为191.80-196.05THz(1529.16-1563.05nm),该范围内共有86个波长,建议优选192.10-196.61nm)这80个波长。L波段的波长分布范围为186.95-190.90THz(1570.42-1603.57nm)。由于波长数目增多,相邻波长的间隔减少。1.6Tbit/sWDM系统对激光器的稳定性要求更加严格,规定最大中心频率偏移为GHz(约为0.04nm),而320Gbit/sWDM系统的要求为2.5GHz(约为0.1nm)。最大中心频率偏移为寿命终了值,即在系统设计寿命终了时,考虑了温度、湿度等各种因素仍能满足数值。
 基于C+L波段80通路的WDM系统,用于超过1500km长距离传输时,可以分别采用C波段的40个波长和L波段的40个波长,波段内的波长间隔为100GHz。
 实际应用的1.6Tbit/s系统中,C波段和L波段是完全分开的,其中C波段和L波段各具80个波长。而C波段和L波段内80波的,可以通过梳状滤波器将两个基础波长间隔为100GHz40波复用器交织复用构成,也可以直接采用50GHz间隔的复用器件构成。
 采用梳状滤波器方案,要完成C波段80波的复用,需要2个C波段复用器(其中两个波段相邻波长的差别为50GHz)和1个梳状滤波器(C-Interleaver)。梳状滤波器是一个3端子器件,两个输入端是两路波长间隔均为100GHz的40波群路信号,输出端则为波长间隔为50GHz的80波信号。在通过波分复用器或耦合器将C波段的80波和L波段的80波复用为160波的系统。
 为了确保大容量WDM系统的性能,要求波分复用器件插入损耗小,间隔度大,带内平坦,带外插入损耗变化陡峭,温度稳定性好,尺寸小等。目前的复用器/解复用器一般是以40波为基本单位,相邻通道间隔为100GHz,在技术实现上较为成熟。当复用通路数为80个时,相邻通道间隔为50HGz,这时对复用器件隔离度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
3.喇曼放大器的应用
 超长距WDM系统中的光放大器除了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掺铒光纤放大器外,最主要的是对喇曼放大器的应用。掺铒放大器的增益取决于掺杂元素的浓度,而喇曼增益取决于泵浦光功率、泵浦光波长和信号光波长之间的波长差值。喇曼放大器就地取材,利用干线光纤作为工作的媒质。其增益特性还取决于光纤的性能,如对泵浦光的吸收能力、光纤有效面积等。
 采用喇曼放大器的系统,每通路光信号的发送功率较低。而输出光功率的降低,使得每个通路经过线路放大器后,信号得到放大的同时,所引入的非线性损耗降低,这样使得信号尽可能以线性模式(如准线性模式)传输。因此,输出信号的光信噪比增大,从而保证在没有电再生中继设备的条件下,信号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
 对于采用喇曼放大器的800Gbit/s和1.6Tbit/sWDM系统,其光接口参数有N(22dB长距离间隔)与M(30dB(甚长距离间隔)两种。由于喇曼放大器有一定的增益,线路损耗由EDFA和喇曼光放大器共同承担,其效果等级于两极光放大器(EDFA+REMAN)串联。由于后一级喇曼放大器具有较小的噪声系统,其等效噪声系数相应减少。
 在应用喇曼放大器的系统中,为了实现光纤非线性效应,喇曼泵谱源输出功率必须很高,处于安全考虑,其总输出功率必须小于+29dBm(800mw)。由于喇曼泵谱源的高功率,必须保证相应连接部分的清洁,这对运行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让喇曼放大器的泵谱源功率输出裸露在空间,光纤切断时,系统应具有喇曼泵谱源自动关闭功能,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伤害。
 对80/160路WDM系统,当逐路增加承载的通路数量时,不应影响其它通路的性能。当同时增加多个通路时,系统也应不受影响。当运行中增加或减少承载的通路数量时,系统的各项参数应可以进行自动调整,不需要进行其他任何硬件或软件的改动。对于光放大器(包括EDFA+喇曼放大器)增益的调整,可以基于单个光放大器或整个光复用段进行。单个光放大器的增益调整时间小于50ms,整个光复用段全部光信号调整完成时间应小于60s,包括各个波长的发送功率、预均衡和全部光放大器的增益调整时间。
4.系统分类
 由于喇曼光放大器在WDM系统的应用和超强FEC的应用,1.6Tbit/s与800Gbit/s系统的分类和应用代码增加,超长距传输系统分为常规LH(Long haul)长距离传输系统、亚超长传输系统ELH(Enhanced long haul)和超长传输系统ULH(Ultra-long haul)。对于传输距离小于1000kmWDM系统称为常规长距离传输系统,传输距离在1000-2000km系统称为亚超长传输系统,传输距离大于2000kmWDM系统成为超长传输距离系统。
 对于亚超长传输系统,又可以分为波长间隔100GHz系统与波长间隔为50GHz系统。对于需要亚超长距离传输的波长并不需要那么多,为了尽可能达到更远的距离,则对于亚超长距离传输WDM系统,允许进行波长间隔100GHz的传输。
 800Gbit/s和1.6Tbit/s的系统分类如下:
(1)没有喇曼放大器,只有常规带外FEC的80/160波WDM系统,定义有8*22dB和3*30dB两种光接口。
(2)具有常规FEC与喇曼光放大器的80/160波WDM系统(50GHz间隔),定义有14*22dB与6*30dB两种光接口。
(3)具有常规FEC与喇曼光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100GHz间隔),定义有20*22dB与8*30dB两种光接口。
(4)具有超强FEC与喇曼光放大器的80/160波WDM系统(50GHz间隔),定义有18*22dB与7*30dB两种光接口。
(5)具有超强FEC与喇曼光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100GHz间隔),定义有25*22dB与9*30dB两种光接口。
 在这里,传输距离最远的系统,定义的是最具有超强FEC与喇曼光放大器的80波WDM系统(100GHz间隔),传输距离为2000km。由于是多波长系统,需要考虑沿途某些站点对波长上下的需求,因此会产生对OADM应用的需求。OADM的出现会减少区段的数量,与传输距离的远近无关。为保证接受机的正常接受,对于采用常规带外FEC的WDM系统,在主光通路接收点(MPI-R),光接口光信噪比为20dB。采用超强带外FEC的WDM系统,光接口光信噪比为18dB。
5. 色度色散补偿
 对于超长距离的传输,色散是一种主要线性补偿对象,一般都采用DCF色散补偿光纤技术。目前,采用2个色散补偿模块分别补偿C/L波段信号。对于超过1000km的传输,为了实现精确补偿,不排除采用多个色散斜率补偿模块对每个子波段进行补偿。
 由于G.652光纤和G.655光纤在1550nm窗口是正色散,因此WDM系统在此光纤上使用的色散补偿光纤主要为负色散的DCM模块,此模块在一段距离之后对于不同的波长给予不同的色散补偿。色散补偿模块一般用于发送端功放、线路光放和接收端预放的中间级,其补偿原则根据光功率预算的结果而定。
 由于G.652/G.655光纤都有一定斜率,有可能会在一个频段内造成比较大的色散差异。要补偿这些斜率,DCF光纤也要有相应的斜率分布。在C/L频带内,在一个光复用段内,补偿后剩余色散差别应小于500ps/nm。 6.自动光功率降低(APR)和自动激光关断(ALS)进程
 光缆切断、设备失效及光连接器拔出等均会导致光功率丢失。出于安全的考虑,在主光通道一个光段内光功率丢失的情况下,需要系统实施ALS与APR进程。功率减少后,剩余的所有通道的功率(包括由光监控通路OSC来的功率)减少10dBm水平以内,不排除光放大器的完全关闭。为便于在链路重新连接好后系统能容易的恢复,同时考虑实施自动(或人工)重启动进程。对于带喇曼增益型的光放大器,WDM系统也必须满足同样的光安全要求,并必须保证在APR进程中对喇曼泵浦也进行光安全进程处理。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光网络建设中,必将会面临大容量、超长距离(1000km以上)的信号传送问题。<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1.6Tbit/s 部分和800Gbit/s部分>的制定,为我国1.6Tbit/s 部分和800Gbit/sWDM系统的研制、生产、工程应用及入网测试给出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为科研和网络建设提供了标准和规范。
客服在线:  南京 315157328
                 上海 346303470
南京光炫光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25)83684037        传真:(025)83684037
苏ICP备05048674号      技术支持:南京网站建设